連載· 40 |《變風量空調系統(tǒng)》——6.2.2單元測試
2018-04-13
6.2.2 單元測試
空調系統(tǒng)調試之前,應先進行設備單機試運轉,設備單機試運轉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系統(tǒng)調試工作。設備通電運轉前必須經(jīng)廠家技術人員檢查無誤后才能通電,設備單機試運轉及系統(tǒng)調試過程中須有各設備廠家配合調試。在電氣設備、主回路及控制回路的性能符合要求的條件下,分別對各種設備進行檢查、清洗、調整,并進行連續(xù)一段時間的運轉。各項技術指標,例如軸承溫度、風量、壓力、揚程等達到設計要求后, 單體設備的試運轉合格。
6.2.2.1 空調機組試運轉
(1)空調機房和設備內部清理。
(2)風機外觀檢查:
1)核對風機、電動機型號、規(guī)格及皮帶輪直徑是否與設計相符。
2)檢查風機、電動機的皮帶輪的中心軸線是否平行,地腳螺栓是否已擰緊。
3)檢查風機進、出口處柔性短管是否嚴密,傳動帶松緊程度是否適合。
4)檢查軸承處是否有足夠潤滑油。
5)用手盤動傳動帶時,葉輪是否有卡阻現(xiàn)象。
6)檢查風機調節(jié)閥門的靈活性,定位裝置的可靠性。
7)檢查風機調節(jié)閥門啟閉是否靈活。
8)檢查電動機、風機、風管接地線的可靠性。
(3)風管系統(tǒng)的風閥、風口檢查:
1)關好空調器上的檢查門。
2)主、干支管上的調節(jié)閥、防火閥應全部打開。
3)送、回風口的調節(jié)閥應全部打開。
(4)風機的起動與運轉:
1)風機初次起動時點動后立即停止運轉,檢查葉輪與外殼有無摩擦和不正常聲音。風機旋轉方向應與殼體上的箭頭一致。
2)用鉗形電流表測量電動機起動電流,運轉正常后再測電動機的運轉電流,若運轉值超過額定值,應將總風量調節(jié)關小,直至達到額定電流,因為超過額定電流,易將風機燒壞。
3)風機運轉過程中如有異?,F(xiàn)象,應立即停車檢查,查明原因及處理后再運轉,連續(xù)運轉不少于 2h。
(5)風機試運轉記錄下列數(shù)值,并在試運轉報告中認真填寫:
1)風機的電動機起動電流和運轉電流。
2)風機試運轉中產(chǎn)生的異?,F(xiàn)象。
(6)如出現(xiàn)不良現(xiàn)象,應與廠家取得聯(lián)系,并一同處理,直到風機運轉正常。
6.2.2.2變風量末端試運轉
檢查項目:起??刂啤⒅评錉顟B(tài)風閥動作、加熱狀態(tài)風閥動作。
6.2.2.3自控系統(tǒng)點對點調試
1. 自控系統(tǒng)控制元件調試
(1)管道溫度、濕度、壓力、二氧化碳濃度等傳感器。
(2)風機壓差開關。
(3)初效過濾網(wǎng)壓差開關。
(4)調節(jié)閥水閥和風閥。
(5)開關型蝶閥(樓層總管閥門)和水閥。
(6)DO 和 DI 狀態(tài)點。 合格標準:所有傳感器讀數(shù)正常,誤差在運行范圍內,所有閥門開關動作正常,閥位反饋正常。
2. 變風量空調機組點對點調試控制
(1)通過控制器對風機進行遠程起??刂泣c對點調試。
(2)監(jiān)測風機運行狀態(tài)、故障狀態(tài)、手自動狀態(tài)點對點調試。
(3)風機頻率給定與反饋點對點調試。 合格標準:各個點均能通過控制器控制和監(jiān)視。
3. 通信調試
通信調試分為空調機組控制器與 VAV-TMN 控制器之間的通信調試和空調機組控制 器與上位機之間的通信調試。
空調機組控制器與 VAV-TMN 控制器之間的通信調試需滿足設計要求,所有 VAV-TMN 均能接入空調機組控制器,通信速率達到設計要求。 空調機組控制器與上位機之間的通信調試需滿足所有空調機組控制器均能接入上位機,通信速率達到設計要求。
6.2.2.4系統(tǒng)無負荷下聯(lián)合試運轉和調試
在各單體空調設備及附屬設備試運轉合格后,即可組織人力進行系統(tǒng)無負荷下聯(lián)合試運轉和調試,主要需進行以下調試:空調系統(tǒng)總送風量、送風余壓調試;VAV 系統(tǒng)各支路送風管靜壓測試;各支管風量平衡;各 VAV 末端的送風量測試;各出風口風量平衡。
調試目標:在滿負荷條件下每個房間的送風口的風量滿足設計要求。
1. 空調系統(tǒng)總送風量、送風余壓調試
(1)準備工作。
1)將空調系統(tǒng)的風管上的風閥全部開起。
2)將三通調節(jié)閥門放在中間位置。
3)手動開起變風量末端至最大開度。
4)開起空調機組,此時應調節(jié)總送風閥使其開度保持在風機電動機允許的電流范圍內。
5)將 VAV 全部開起。
6)AHU 出口閥門全開。
7)開起回風閥門,關閉新風閥門。
8)待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 30min 后,開始測試。
(2)送風量的測定。
1)粗測總風量是否滿足設計風量要求,為下步調試工作做準備。
2)因為回風口的氣流比較均勻,所以可以在空調機組回風口測量風速,風速的測試一般將回風口分為四格或者六格,在格子中心點測風速,最后取所測得各個的風速的平均值,如圖 6-14 所示。
圖 6-14 風速測試布置圖
3)根據(jù)所測得的風速可按下式計算風量
L=3600F 內框 v·K (m3/h)
式中 F 內框——回風口的內框面積,m2;
K ——考慮格柵的結構和裝飾形式的修正系數(shù),該值應通過實驗方法確定, 一般取 0.7~1.0;
v——風口處測得的平均風速,m/s。
(3)空調機組出口靜壓的測定。
空調機組出口靜壓的測試通常是用壓力計測試,測 量時通常是用插入風道中的測壓管將壓力信號取出,在與之連接的壓力計上讀出。
一般風量實測值與設計值的偏差在10%以內,則認為滿足設計要求;若直接測量各個VAV 末端的風量之和與設計值的偏差在10% 以內,則可跳過空調系統(tǒng)總送風量、送風余壓調試。
若空調機組風量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則分析原因如管道漏風、空調機組反轉等,進行排查。
2. VAV 系統(tǒng)各支路送風管靜壓測試與校核
(1)選定靜壓測定位置和測定點。
測試靜壓要注意以下事項:
1)測量斷面應選擇在氣流平穩(wěn)的直管段上。
2)測量斷面設在彎頭、三通等異形部件前面(相對氣流流動方向)時,距這些部件的距離應大于 2 倍管道直徑。
3)當測量斷面設在上述部件后面時,距這些部件的距離為 4~5 倍管道直徑?,F(xiàn)場條件許可時,距這些部件距離越遠,氣流越平穩(wěn),對測量越有利。
4)測量斷面位置距異形部件的最小距離至少是管道直徑的 1.5 倍。 根據(jù)經(jīng)驗,靜壓測試值一般在 100~200Pa,一般預先設定較高值如 200Pa,再逐步下降,檢查 VAV 末端的閥位情況,保證 VAV 末端的風量滿足設計要求。
(2)系統(tǒng)的風量的測試和調整。
系統(tǒng)風量的測定和調整一般應從系統(tǒng)最遠管段也就是從最不利的支路和風口開始,逐步地調向總風管,步驟為:
1)按設計要求計算各送風主要支管的送風量。
2)測量各個主要支管的實際送風量。
3)根據(jù)主要支管的實際風量與設計風量比較,利用手動風閥進行調整。
4)經(jīng)調整后在各部分調節(jié)閥不變動的情況下,重新測定各處的風量作為最后的實測風量。
3. VAV BOX 風量的測試和調整
(1)在各個支路風量平衡的基礎上,再測試各支路的 VAV-TMN 的風量。
(2)將所測得的風量與設計風量進行比較。
(3)如果偏差過大,檢查原因并利用手動閥門調整。
(4)經(jīng)調整后在各部分調節(jié)閥不變動的情況下,重新測定各 VAV 的風量作為最后 的實測風量。
4. 系統(tǒng)風量達到平衡后,應達到的指標
空調系統(tǒng)的送風量、新風量、回風量的實測值與設計風量的允許值偏差不大于 10%,各支路、各風口允許值偏差不大于 15%,VAV 風量實測值與設計風量的允許值偏 差不大于 10%。